記得先前上Taguchi的時候,有提到此種方法的一個精神,

"檢討出再多的問題並不能改善任何品質,"

必須在生產"過程中"或是"前期設計"時就要加以修正,

如此,品質才得以提升


--

師說 個人覺得很有智慧,但是八九百年來,

這些問題依舊是我們主要的問題,

所以說 只會檢討,真的無法提升品質,

anyway ~再複習一下好文.


---



  古之學者必有師。師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。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無惑?惑而
不從師,其為惑也終不解矣。



  生乎吾前,其聞道也,固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;生乎吾後,其聞道也,亦先乎吾,吾從
而師之。吾師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?是故無貴,無賤,無長,無少,道之所存
,師之所存也。



  嗟乎!師道之不傳也久矣!欲人之無惑也難矣!古之聖人,其出人也遠矣,猶且從師而
問焉;今之眾人,其下聖人也亦遠矣,而恥學於師;是故聖益聖,愚益愚,聖人之所以為聖
,愚人之所以為愚,其皆出於此乎?



  愛其子,擇師而教之,於其身也則恥師焉,惑矣!彼童子之師,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
,非吾所謂傳其道,解其惑者也。句讀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師焉,或不焉,小學而遺,吾
未見其明也。



  巫、醫、樂師,百工之人,不恥相師;士大夫之族,曰師、曰弟子云者,則群聚而笑之
,問之,則曰:「彼與彼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。」位卑則足羞,官盛則近諛。嗚呼!師道之
不復可知矣。巫、醫、樂師、百工之人,君子不齒,今其智乃反不能及,其可怪也歟!


  聖人無常師,孔子師郯子、萇弘、師襄、老聃。郯子之徒,其賢不及孔子。孔子曰:「
三人行,則必有我師。」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,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
,如是而已。

----師說.韓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an03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